中國藏族網(wǎng)通

麝香之路:7-10世紀吐蕃與中亞的商貿(mào)往來

來源 : ?《中國藏學》2020年第1期    作者 : ?沈 琛    發(fā)布時間 : 2020-05-15
字體 :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摘要:本文通過對伊斯蘭史料與藏漢文史料的梳理,結(jié)合青藏高原的考古發(fā)現(xiàn),對吐蕃與中亞的商貿(mào)往來進行研究。吐蕃輸往中亞的商品主要是麝香,因而這條商路又被稱為麝香之路。動物皮毛、盾牌、盔甲、金銀器等吐蕃商品也在伊斯蘭世界非常知名。中亞輸往吐蕃的商品包括金銀器、織錦、香料等。吐蕃與中亞貿(mào)易路線主要有海上和陸上兩條,前者須通過西北印度到達印度洋港口提?,與海上絲綢之路匯合。陸路經(jīng)拉達克、大小勃律,經(jīng)大食之門到達呼羅珊、粟特、阿拉伯。粟特商人、大食商人、猶太商人都曾活躍于麝香之路上。

關鍵詞:麝香之路;吐蕃;大食;粟特

關于吐蕃與中亞的貿(mào)易往來,伊斯蘭史料中保存了諸多史料,但并未引起學界的足夠重視。白桂思在《吐蕃與歐亞大陸中世紀早期的繁榮——吐蕃經(jīng)濟史初探》一文中對吐蕃與東西方的貿(mào)易進行了簡要梳理[1],張云先生在《絲路文化:吐蕃卷》一書中專辟一章對吐蕃與中亞的經(jīng)濟與文化交流進行討論[2]。麝香在吐蕃對外貿(mào)易中占有重要地位,Anna Akasoy等人將吐蕃與伊斯蘭世界的貿(mào)易與文化交流路線概括為麝香之路,并且將其視為絲綢之路的支線[3],我們也遵從這一稱法??傮w來看,關于吐蕃麝香之路的研究還很薄弱。近年來,更多伊斯蘭史料得到翻譯,新的考古發(fā)現(xiàn)也提供了不少實物的證據(jù),通過結(jié)合各語言文獻與考古發(fā)現(xiàn)進行研究,可以對這一問題有更深入的認識。以下筆者將從吐蕃進出口商品、商人及路線等方面對吐蕃的麝香之路進行探討。錯謬之處,祈請方家指正!

(一)吐蕃輸往西域的商品

吐蕃對外出口的主要物品有麝香、動物皮毛、犀牛角、盾牌、盔甲等?!妒澜缇秤蛑尽穼τ谕罗鞯匚锂a(chǎn)與貿(mào)易的記載最為詳細,“吐蕃有金礦,并出產(chǎn)大量麝香、黑狐、灰狐、黑貂、銀鼠與犀牛角?!盵4]其中麝香、鎖子甲與吐蕃盾牌知名度較高,11世紀以后的伊斯蘭史書《珍寶與稀奇之書》稱6世紀薩珊波斯庫思老一世筑成達班特(Darband)長城時,曾收到來自吐蕃、中國和印度西部國王的賀禮……吐蕃可汗進貢了100件鎧甲、100件鍍金圓盾、4000囊麝香[5]。這一記錄當然不可靠,6世紀雅隆河谷的吐蕃文明尚在形成階段,還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政權(quán)。但是這反映了后期吐蕃麝香、鎧甲、盾牌在伊斯蘭世界的聲譽。以下對這三種典型的吐蕃產(chǎn)品進行簡要梳理。

1. 麝香

關于吐蕃的麝香貿(mào)易,學界關注不少[6],Anya. H. King所著的《天國花園之香:麝香與中古伊斯蘭世界》一書更是對吐蕃與伊斯蘭麝香和香料貿(mào)易研究的集大成之作[7],我們僅作簡要交待。

在伊斯蘭史料中,吐蕃常常被描述為麝香之國。例如928年左右成書的古達瑪(Abu’l-Faraj Qudāmah b. Ja‘far)的《稅冊及其編寫》記載,亞歷山大東征時,吐蕃人曾經(jīng)送給亞歷山大4000維格爾(Wiqr)的赤金和麝香[8],雖然這是出于杜撰,但能夠反映黃金和麝香在吐蕃對外商品輸出中的地位。

311年左右的粟特文古信札2中提到粟特人往撒馬爾罕販賣的商品中就包括了大宗的麝香,這是最早的關于麝香長途貿(mào)易的記錄[9]。5-6世紀時,麝香已經(jīng)在薩珊波斯廣為人知,這一時期麝香由波斯灣傳入阿拉伯地區(qū)。約在4-5世紀的笈多王朝,印度也開始使用麝香。大食的征服戰(zhàn)爭推動了物質(zhì)文化的交流,麝香、樟腦、龍涎香等香料開始大量傳入近東地區(qū)[10]。

麝香最早被認為產(chǎn)自印度,最晚到9世紀中期,阿拉伯人已經(jīng)認識到麝香產(chǎn)自吐蕃和中國,黑衣大食的宮廷御醫(yī)伊本·馬薩瓦(Ibn Māsawayh, 777-857)在他的文章《基本的香料》(Kitab jawāhir al-?ib al-mufrad)中對于麝香有明確的記載,在這篇文章中,他將麝香列為五種主要香料之首,其他四種是龍涎香、蘆薈、樟腦和藏紅花,詳細介紹了麝香的產(chǎn)地、貿(mào)易路線:

麝香,根據(jù)其品質(zhì)優(yōu)劣有很多種,最好的是粟特麝香,從吐蕃運到粟特,被馱賣至其他地區(qū)。其次是印度麝香,從吐蕃運到印度,然后到達提?(al-Daybul),再通過海路運輸,由于海上運輸其品質(zhì)劣于前者。還有中國麝香,由于在海上貯存的時間較長故其品質(zhì)劣于印度麝香。也有可能其優(yōu)劣差別是由于最初的草地不同之故。最好的麝香是產(chǎn)自于一種名為al-kandasa的草地中,分布于吐蕃或者箇失密。次優(yōu)的是產(chǎn)自于調(diào)香師所用的甘松的草地上,分布于吐蕃。最次的產(chǎn)于名為“苦味”(murr)的草地上,這種植物的味道與其根部(a?l)是麝香的味道,但此種麝香味道要更加燥烈[11]。

此外,文章中的次要香料之首為甘松,也主要來自于吐蕃,“次要香料。甘松,有許多種,最好的是印度甘松……這是一種從印度購來的草,它長于吐蕃的土地上。”[12]但是阿拉伯人對于麝香來源并不清楚,認為是采自于瞪羚。我們可以由此確知吐蕃麝香銷往西方的兩種途徑,其一是粟特商人從陸上運輸,其二是經(jīng)由印度的港口提?從海路運往中東與近東。

粟特商人在麝香的陸路貿(mào)易上的重要性也見載于其他地理學著作,10世紀波斯地理學家伊斯塔赫里(al- I??ak?h?rī)的《道里邦國書》(Kitāb al-Masālik wa ’l-mamālik)中提到:“粟特人擁有產(chǎn)自吐蕃和黠戛斯的麝香,從此地運往其他大都市?!盵13]

10世紀上半葉,阿拉伯人對吐蕃麝香的產(chǎn)地有了更清晰地認識,10世紀初的阿布·賽義德(Abū Zayd al-Sīrāfī)在《中國印度聞見錄》(Akhbār al-?īn wa-l-Hind)第2卷對吐蕃麝香的產(chǎn)地和采集方法做了清晰的說明[14]:

根據(jù)一位在中國經(jīng)商的撒馬爾罕麝香商人描述,漢地與吐蕃產(chǎn)麝香鹿之地毗鄰,但吐蕃所產(chǎn)麝香質(zhì)量更佳,有兩個原因。一是兩邊麝香鹿的食材不同,吐蕃麝香鹿吃的是甘松,而漢地的麝香鹿以其他草木為食。其二,吐蕃人將麝香留在麝香鹿的腺囊之中,漢人則否,且漢地麝香自海路運輸容易受潮變質(zhì)。

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的學者失哈不丁·奴瓦葉里(Shihābal-Dīn Ahmad bin 'Abd al-Wahhāb al-Nuwayri,1279-1333)編著的百科全書《博雅技藝之終極目標》(Nihayatal-arab fī funūn al-adab)中引用了980年左右寫成的《新娘的顏色與靈魂的芳香》(Jayb al-‘a(chǎn)rūs wa-ray?ān al-nufūs)一書,其中提到:“麝香有很多種類,最好的麝香是產(chǎn)自于朵思麻(Dhū samt,即藏語“mdo smad”的音譯),然后被帶到吐蕃,中間兩個月路程,之后被運到呼羅珊(Khūrāsān)。”[15]

麝香的產(chǎn)地位于吐蕃東境與漢地、南詔交界處的朵思麻,因此除了吐蕃、漢地外,南詔也是麝香的重要來源,回歷237年(851-852)成書的《中國印度聞見錄》記載了蒙舍(Mūja,即南詔)王國,“他們是白人,衣服類中國,產(chǎn)大量麝香……其地所產(chǎn)之麝香質(zhì)量最佳且療效極佳。”[16]

麝香作為吐蕃的主要商品,對于大量使用香料的大食具有相當?shù)奈?,通過海陸與陸路分別運往西方,這條麝香之路成為吐蕃與伊斯蘭世界聯(lián)系的最主要的渠道,由此產(chǎn)生了跨越帕米爾與喜馬拉雅山的人員流動與知識交流,對于吐蕃經(jīng)濟與文化的發(fā)展的意義巨大。

2. 盔甲與盾牌

吐蕃的盔甲與盾牌不僅僅是唐蕃戰(zhàn)場上令唐人生畏的武器,也在伊斯蘭世界享有很高的聲譽。據(jù)《塔巴里年代記》,蘇祿在729年圍攻卡瑪爾加(Kamarju)時就是因為吐蕃鎖子甲而得以在大食射手的近距離攻擊中幸存??梢娡罗i子甲曾流入突騎施,并在戰(zhàn)場上得到了檢驗。

《通典》明確記載:“(吐蕃)人馬俱披鎖子甲,其制甚精,周體皆遍,唯開兩眼,非勁弓利刃之所能傷也……弓矢弱而甲堅?!盵17]關于吐蕃的盔甲的來源,勞費爾最先指出,吐蕃的鎖子甲應該是從波斯傳來,吐蕃并未實現(xiàn)盔甲的本土制造[18]。戴密微分析了薩珊波斯的雕像與文獻中的鎖子甲的形制,將其與漢文史料、考古發(fā)現(xiàn)和敦煌壁畫中的吐蕃鎧甲進行比對,指出薩珊波斯的庫思老二世(Khosrow II, 590-628年在位)浮雕中的鎖子甲與吐蕃鎖子甲形制完全一致,皆用長條金屬片豎排連綴而成、惟露雙眼、人馬俱披,確證吐蕃鎧甲是在源自于波斯。但他同時指出吐蕃的金屬冶煉業(yè)十分發(fā)達,吐蕃在6-7世紀引進之后就能自行制造[19]。戴密微的這種看法是令人信服的,吐蕃向外界購買鎧甲以支撐其數(shù)十萬軍隊是不可想象的,《冊府元龜》記載“(吐蕃)惟以淬礪為業(yè),罕務耕耘?!盵20]吐蕃曾向唐朝進貢金甲、金拂廬等形制奇異的冶金制品,也曾在南詔一帶鑄造漾濞鐵橋、神川鐵橋等難度極高的鐵索橋,其冶煉技術是毋庸置疑的?!顿t者喜宴》《西藏王統(tǒng)記》中記載吐蕃雅隆王國第8代贊普布代貢杰(Spu de gung rgyal)時茹萊杰(Ru las skres)“煉鐵石為金、銀、銅、鐵。”[21]而《柱間史》則稱是27代的贊普囊日松贊(Gnam ri srong rtsan)發(fā)現(xiàn)了金銀銅鐵[22],當然這些吐蕃先王的歷史并不可靠,但吐蕃在雅隆河谷時已經(jīng)學會了金屬冶煉技術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弟吳宗教源流》記載松贊干布劃分桂(軍戶)、庸(民戶)之時(實際為祿東贊劃分),庸戶中包括六匠人(mkhan-drug):

mkhan drug ni/ kar yo ’gar mkhan/gar ru sga mkhan/ srag gzhu mkhan/ ra shags mda’ mkhan/ bya ba khrab mkhan/tshong rtsi lha mkhan[23]no/

六匠人為:舞者卡約、鞍匠噶如、弓匠瑟拉、箭匠覽鑠、鎧甲匠甲瓦、畫師宗次[24]。

這里的六匠人之中鎧甲匠與制造弓、箭、馬鞍的匠人都是與作戰(zhàn)有關,這體現(xiàn)了吐蕃手工業(yè)的優(yōu)先發(fā)展方向,也印證吐蕃的兵器制造技術是非常發(fā)達的。在《弟吳宗教源流》等書中都提到了這一時期吐蕃征服的四個王,其中蘇毗王被稱為蘇毗鐵王(sum pa lcags rgyal)[25],說明蘇毗是吐蕃重要的鐵礦區(qū)。這一記載也為考古發(fā)現(xiàn)所證實,2008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呷拉宗(Lcags la tshong,意為“鐵匠鋪”)遺址發(fā)現(xiàn)一座吐蕃時期的煉鐵爐,其年代為7世紀,其自然抽風的冶煉技術以及“豎井式”的爐型與漢地的冶煉技術有明顯區(qū)別,應是源于南亞地區(qū)的斯里蘭卡,系經(jīng)印度傳入吐蕃東境[26]。該地應是屬于吐蕃孫波茹的轄境,與“蘇毗鐵王”的記載可相印證。

吐蕃的鎖子甲一直延續(xù)到近代仍然繼續(xù)使用,許多15-16世紀的吐蕃鎖子甲保存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中,學者借此對吐蕃鎧甲的制作工藝進行了更為詳盡的研究[27]。吐蕃時期在敦煌莫高窟和榆林窟中繪制的毗沙門天王像基本都是吐蕃鎧甲武士的形象,郭里木墓地出土的吐蕃棺板畫中也繪有披鎖子甲的武士[28],結(jié)合近來古格等地出土的吐蕃盔甲,也可以為我們提供更為直觀和深入的認識[29]。

同樣著名的還有吐蕃的盾牌,伊本·豪卡爾的《大地之形象》在988年寫成,書中比喻布哈拉的城堡就像吐蕃盾牌一般[30]。伊本·法基赫(Ibn al-Faqīh)902年寫成的《諸國志》兩次提及吐蕃盾牌,列舉世界各地的特產(chǎn)時就有吐蕃的盾牌[31],并且在敘述呼羅珊時說到,“在呼羅珊,人們可以獲得各地的特產(chǎn),包括吐蕃的麝香和皮革盾牌。”[32]漢藏文史料中對吐蕃盾牌的記載不多,劉元鼎出使吐蕃入贊普金帳時,“中有高臺,環(huán)以寶楯。贊普坐帳中,以黃金飾蛟螭虎豹,身被素褐,結(jié)朝霞冒首,佩金鏤劍?!盵33]布達拉宮中有吐蕃時期的武士鎧甲、盾牌、槍等武器,系17世紀時仿制而成,可以一窺吐蕃時期武器裝備的面貌[34]。

3. 金銀器

眾所周知,吐蕃有發(fā)達的金銀器冶煉技術,除了向唐朝進貢大量的金銀器之外,也作為禮物贈送給其他國家。如吐蕃曾贈送南詔金印、金片告身等等。735年唐朝在蔥嶺抓獲吐蕃潛通突騎施的使者,一同繳獲還有“所送金銀諸物”[35],突騎施可汗蘇祿不知唐朝已經(jīng)將其送還吐蕃,曾致書玄宗索要,張九齡代寫的《(唐玄宗)敕突騎施毗伽可汗》中云:“所有蕃書,具言物數(shù)。朕皆送還贊普,其中一物不留,可汗亦以此為詞,謂言朕留此物。且蕃中貧薄,所見不廣,銀瓶、香子將作珍奇,黑毯、赤縻亦為好物。我中國雖在貧下,固不以此為貴。”[36]這里的香子就是指麝香,黑毯應是狐皮或貂皮制成的毯子,“赤縻”不知何物,銀瓶指的就是吐蕃的鍍金銀瓶,唐朝史料中稱之為“銀胡瓶”。

吐蕃的黃金為西方所熟知,《世界境域志》在總述吐蕃特產(chǎn)時首先提到“吐蕃有金礦”,在下文記述吐蕃各地的特產(chǎn)時,記載Rang rong(即象雄,Zhang zhong),“據(jù)說山上有金礦,山中發(fā)現(xiàn)金塊,狀如幾個羊頭拼在一起?!痹谟浭鯪. zvān地方時云,“是吐蕃一個富足的地區(qū),物產(chǎn)很多,該地有一部落名為Mayūl,吐蕃諸王皆出于此……物產(chǎn)很多,如黃金、皮毛、羊以及其他許多貨物與用具。”[37]此處應該指拉達克一帶的Mar yul。吐蕃以金銀為貨幣,以金銀器作為最經(jīng)常使用的國禮。吐蕃延請印度的法師寂護、蓮花生等譯師都是以黃金作為束脩。相傳11世紀初古格國王益西沃為葛邏祿所綁架,要求吐蕃以等身金贖回[38]。

霍巍先生在《吐蕃系統(tǒng)金銀器研究》一文中對海內(nèi)外現(xiàn)存的吐蕃金銀器皿進行了梳理,是目前對吐蕃金銀器最為全面的研究成果[39]。這些金銀器的冶煉技術和紋樣雖然受到了波斯、粟特乃至唐朝的強烈影響,但是許多都是在吐蕃制造。雖然學界對于大多數(shù)的吐蕃金銀器的來源都有爭議,但是有不少金銀器都帶有藏文銘文,包括金杯、鍍金銀杯、鍍金銀瓶、銀盤、銀箭筒等等,都可以確認為吐蕃所造[40]。但是目前尚未在中亞發(fā)現(xiàn)有藏文銘文的吐蕃金銀器,吐蕃金銀器的對外輸出主要是停留在貢賜貿(mào)易的層面,其規(guī)模并不大。

不難想見,吐蕃以金銀器冶煉技術自豪,因此金銀器與吐蕃特產(chǎn)麝香、皮毛等被作為國禮,送與唐、南詔、突騎施、葛邏祿、突厥乃至大食等政權(quán),這種以吐蕃為中心的朝貢貿(mào)易是吐蕃對外貿(mào)易的重要補充。

(二)西域輸往吐蕃的產(chǎn)品

吐蕃從西域進口的主要是奢侈品,包括金銀器皿、波斯錦等。

1. 金銀器

吐蕃金銀器技術的發(fā)展受到了薩珊波斯與粟特系統(tǒng)金銀器的諸多影響,尤其是在器型和紋飾上最為明顯,這也使得判定吐蕃金銀器的產(chǎn)地變得非常困難。吐蕃目前所發(fā)現(xiàn)的金銀器絕大部分都不是通過正常的考古發(fā)掘所獲,而是通過私人買賣流散于世界各國的博物館和私人藏家手中,這又增加了研究的難度。

目前可以確定為粟特輸入的金銀器數(shù)量并不多,我們梳理如下:

1.都蘭吐蕃墓中出土的舍利容器的鍍金銀飾片。當時通行的鍍金工藝有兩種,一種是粟特的火鍍金工藝,是將金箔捶揲在銀表面,然后直接加熱。另外一種稱為汞鍍金(tsha gser),其方法為溶解金粉于水銀中,涂于器物表面,加熱后水銀揮發(fā),后者為吐蕃常用的鍍金方式[41]。吐蕃都蘭墓地中出土的舍利容器的鍍金銀飾片正是用火鍍金與捶揲法制作,其紋飾也與粟特金銀器一致,許新國先生據(jù)此判定是粟特系統(tǒng)的金銀器[42]。

2.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所藏金高足金杯?;粑∠壬凇锻罗到y(tǒng)金銀器研究》一文中披露了這件金杯,“上為杯體,平面呈圓形,深腹,圜底,高足,高足的中部有‘算盤珠’式的節(jié)??谘夭吭陂L方形的分格內(nèi)飾動物紋樣,腹飾纏枝花草,在纏枝紋樣當中出現(xiàn)龍、獨角獸等動物,柄部上方和器足上飾聯(lián)珠紋樣一周。展品說明文字稱其出土地點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時代為吐蕃時期(7- 8 世紀)”,這件高足杯應是民間收購而來,其圖片并未刊布,霍巍先生指出:“唐代發(fā)現(xiàn)的高足杯多為銀器,而少見金器,此外從紋飾上看,過去見諸注錄的唐代銀高足杯常見的紋飾有忍冬紋、三角紋、聯(lián)珠紋、葡萄紋、狩獵紋、纏枝紋等, 而很少見到像這件金高足杯上的動物紋樣。”因此他認為這件高足杯系來自于中亞[43]。

3. 日本東京古代東方博物館藏的銀碗。碗身有紋飾,包括六個幾乎全裸的男人,三人持酒壺與碗,三個為仆人,中間以樹隔開,枝頭為孵雛之鳥與覬覦之蛇,碗底有水波紋與魚紋。該銀碗原系英國的David Snellgrove教授1961年在倫敦從原居拉薩的西藏上層家族獲得,1985年拍賣給了日本東京古代東方博物館[44]。Denwood曾對這件銀碗的紋飾進行研究,指出該銀碗的紋飾為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的情節(jié),即奧德修斯所講述的祭神時蛇吞食麻雀的預言[45],其水波紋與魚紋則體現(xiàn)了薩珊波斯風格,因此他認為這是一件產(chǎn)于巴克特里亞的銀碗,7世紀時傳入吐蕃[46],這一觀點被其他學者所接受[47]。

4. 另外一件是拉薩大昭寺的銀壺。紋飾部分有鎏金痕跡,其上有胡人醉酒和反彈琵琶紋飾。對于其產(chǎn)地,學界也有不同意見,宿白先生根據(jù)器型和紋飾認為“估計此銀壺約是7-9世紀阿姆河流域南迄呼羅珊以西地區(qū)所制作。其傳入拉薩,或經(jīng)今新疆、青海區(qū)域;或由克什米爾、阿里一線。”[48]而阿米·海勒(Amy Heller)認為這件銀壺是由吐蕃人制造,其紋飾雖為胡人,服飾卻與吐蕃服飾類似,反彈琵琶則是唐朝特點,因此認為這件銀壺融合了粟特、漢式與吐蕃的紋飾特點,與其他吐蕃金銀容器一樣,皆是由吐蕃人自行制造,其年代應為7世紀晚期到9世紀中期[49]。霍巍先生則指出該胡人醉酒圖與青海郭里木棺板畫上的吐蕃人醉酒圖題材相同,因此認為其為“當時吐蕃人飲酒風俗的真實寫照”,強調(diào)“它是由吐蕃人按照自身所習慣的生活方式自行設計、創(chuàng)作的這種可能性。”[50]這件銀壺具有濃厚的西域色彩,根據(jù)目前的證據(jù),仍然無法排除其出自于西域的可能性,因此我們?nèi)匀粚⑵涓搅杏诖恕?/p>

郭里木吐蕃棺板畫中的射牛圖中“有1人執(zhí)壺,1人手捧盤子,盤中置有銀杯3只”,許新國先生認為圖中的壺“上端直接交在口上,頸部短粗,圈足粗矮,而且沒有節(jié)狀裝飾,形制更接近粟特的產(chǎn)品,時代也相吻合,因此應是粟特銀器?!睂τ诒P中的高足杯,他認為與李靜訓墓、何家村出土的金銀高足杯形制類似,應是源出拜占庭,但也有可能是通過薩珊波斯輸入吐蕃的[51]。

2. 織錦

吐蕃本土的衣料主要是麻布和皮毛,“衣率氈韋”[52],“俗養(yǎng)牛羊,兼取毛為褐而衣焉?!盵53]雖然吐蕃占領了河西與于闐,但是自始至終都沒有掌握養(yǎng)蠶繅絲的技術[54]。但隨著吐蕃對外交流的增加,唐朝與中亞絲綢貿(mào)易的盛行,也影響到了吐蕃,《通典》謂吐蕃“重漢繒而貴瑟瑟”[55],絲綢不僅成為吐蕃貴族的常用服飾面料,也成為吐蕃佛事活動中重要的裝飾品[56],絲綢在吐蕃日益流行。

敦煌漢文文獻中曾經(jīng)出現(xiàn)“番錦”一詞,吐蕃、歸義軍時期皆有出現(xiàn),明顯是一種貴重的絲綢,且經(jīng)常用作絲織物的緣飾,姜伯勤先生提出有兩種可能:“可能指吐蕃錦、吐蕃人喜好的錦或沙州絲綿部落中吐蕃人主持供吐蕃人用或用于外銷的織錦”,他又指出唐五代“番”字不僅僅指吐蕃,因此“‘番錦’也可能是‘胡錦’的同義詞,即指周邊部族制錦,有時也包括外國錦?!盵57]吐蕃本土不產(chǎn)錦,敦煌文書中用“蕃”字稱吐蕃較為常見,用“番”字者較少。而且敦煌文書P.2613中已經(jīng)明確記載一件番錦的紋飾類似于聯(lián)珠對獅錦[58],這里的番錦應該就是指“胡錦”,亦即中亞粟特或波斯所產(chǎn)之錦[59]。有的學者將番錦理解為“吐蕃番錦”,認為是阿拉伯占領中亞之后粟特人在吐蕃本土建立了絲織業(yè),番錦即在吐蕃本土生產(chǎn)的絲綢[60],顯然缺乏依據(jù)。

6-8世紀,源于薩珊波斯的聯(lián)珠紋錦服飾風行歐亞大陸,東至日本,西至埃及,吐蕃也不例外。在7世紀初期,聯(lián)珠紋錦就已經(jīng)在吐蕃非常流行,《步輦圖》中祿東贊即身穿紫紅底連珠鳥紋團花長袍[61]。郭里木吐蕃棺板畫上不少吐蕃貴族所穿的衣服都以聯(lián)珠紋錦裝飾衣袖[62],敦煌158窟《各國王子舉哀圖》中贊普即身穿聯(lián)珠紋錦的袍子[63],即便是壁畫中臥佛的枕墊都是聯(lián)珠紋飾[64]。吐蕃西部的勃律和拉達克一帶也有不少帶有聯(lián)珠紋錦的藝術品留存,吉爾吉特發(fā)現(xiàn)的715/716年間的佛陀銅像的坐墊以及供養(yǎng)人勃律王與王后的衣服都是聯(lián)珠紋錦樣式,拉達克阿奇寺(Alchi)、斯匹提的塔波寺以及西藏境內(nèi)的托林寺都是屬于古格王國在10-11世紀興建的寺院,學者指出這些寺院壁畫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現(xiàn)了聯(lián)珠紋錦的服飾風格[65]。

近些年的考古發(fā)現(xiàn)為這一問題提供了豐富的資料,青海都蘭吐蕃墓葬群中出土了大量來自中亞地區(qū)的胡錦。都蘭吐蕃墓葬數(shù)量巨大,從1982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開始發(fā)掘都蘭熱水鄉(xiāng)血渭一號大墓(M1),一直到1999年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與前者聯(lián)合發(fā)掘熱水鄉(xiāng)原察蘇河南岸4座墓葬為止,總共發(fā)掘了80多座吐蕃墓葬[66]。根據(jù)許新國先生統(tǒng)計,都蘭熱水墓中出土的絲綢“不重復圖案的品種達130余種。其中112種為中原漢地織造,占品種總數(shù)86%,18種為西方中亞、西亞所織造,占品種總數(shù)的14%。西方織錦中有獨具濃厚異域風格的粟特錦,數(shù)量最多;一件織有中古波斯人使用的缽羅婆文字錦,是目前所發(fā)現(xiàn)世界上僅有的件確證無疑的8世紀波斯文字錦?!盵67]這一條巴列維語題記后經(jīng)釋讀為“王中之王,偉大的、光榮的”。巴列維語為薩珊波斯的官方語言,這條織錦很有可能是來自于薩珊波斯王室[68]。

除了考古發(fā)現(xiàn)之外,國外的一些博物館也收購了一些來自于西藏的中亞絲織品。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收藏了一件聯(lián)珠對鳥含綬織錦的對襟小衫,一起入藏的還有一條唐朝風格的絲織褲子[69]。與之類似的是美國私人收藏的一件聯(lián)珠對鳥含綬紋小孩裙衣(相片號80B-26A)[70],其余藏品還有一件聯(lián)珠對鳥含綬紋的馬鞍織物,霍巍先生曾對此做過調(diào)查[71]。瑞士阿貝克基金會博物館入藏了3件吐蕃織錦。其中1件編號為5065,118×122 厘米,黃底紅花,側(cè)邊有聯(lián)珠紋飾,且有藏文題記。另外兩件為聯(lián)珠對獅錦,編號為4863b與4864c,藏文題記顯示其為“停尸間之財物”(spur khang zang zango),阿米·海勒指出這三件聯(lián)珠紋錦是出自8世紀的吐蕃[72]。

雖然聯(lián)珠紋錦的紋飾源自于薩珊波斯,但是其產(chǎn)地卻很難確定,許新國先生對于含綬鳥織錦的紡織手法和紋飾的研究表明,都蘭出土的這一類聯(lián)珠紋錦的西方產(chǎn)地可以分為波斯和粟特兩種,含綬鳥織錦是最受吐蕃人歡迎的西方織錦品種,《步輦圖》上祿東贊所穿的就是紅地連珠團窠含綬鳥錦袍[73]。此外,漢地也大量仿制了聯(lián)珠紋錦,以銷往西域等地,有的學者指出都蘭吐蕃墓中出土的許多聯(lián)珠紋錦都是蜀地生產(chǎn)[74]。因此我們并不能將所有的聯(lián)珠紋錦都視作來自于波斯或者粟特,但也不能一概否定這些胡錦的西方來源,仍然需要專門的絲織品研究者對每一件絲織品的紡織手法和紋飾進行個案分析,或許有朝一日建立起吐蕃絲織品的數(shù)據(jù)庫,我們就可以從每一件絲織品中透視出吐蕃與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線索。

除了這些商品之外,還有許多其他各類的商品輸入吐蕃,正如粟特商人將琳瑯滿目的商品輸入漢地一樣。關于吐蕃時期的名物列舉最為豐富的要屬敦煌醫(yī)藥文獻,其中有不少來自于西域的物品。IOL Tib 56+57中提到飲用粟特酒(Sog chang)可以治療發(fā)熱(第32-35行)[75],可見粟特所產(chǎn)的葡萄酒曾大量輸入吐蕃。在另一件敦煌藏文醫(yī)典P.t.127中提到燃燒大食紙(Ta zig gyi shog shog)熏鼻可止住鼻血(第174行)[76],眾所周知,造紙術至晚已在751年怛羅斯之戰(zhàn)后傳入伊斯蘭世界,而吐蕃早在7世紀中期就已經(jīng)從漢地傳入造紙術,但大食紙依然被傳入吐蕃,并用于止鼻血。同一件文書中提到用突厥錐針(dru gu’I dbyad lcags)放血可以治療昏厥[77],反映了突厥醫(yī)學傳入吐蕃的珍貴信息。類似的物品還有硇砂(rgya tsha)、密陀僧(bung pa)、于闐糖(li ka ra)等等,假如對這些名物進行仔細的辨析,應該能夠補充不少關于吐蕃與西域物質(zhì)交流的新知識。

(三)商路與商人

吐蕃與西域的貿(mào)易路線分為陸上與海上兩條,海上路線主要是從吐蕃運到印度,然后到達提?(al-Daybul),再通過海路運輸。從吐蕃入印度有多條道路,《新唐書·箇失密傳》云:“臣(箇失密王)與中天竺扼吐蕃五大道”[78],最常用的有兩條,一條是吉隆入泥婆羅道,一條是從勃律至迦濕彌羅,西南行至印度河入??诘奶?,即今巴基斯坦的Banbhore遺址。提?作為中古時期的印度洋的重要港口,是從南海與阿拉伯貿(mào)易的重要一站,麝香之路與海上絲路在此處會合。

賈耽《皇華四達記》中所記載的“廣州通海夷道”:自廣州至師子國(今斯里蘭卡),然后沿印度海岸西北行,“又十日行,經(jīng)天竺西境小國五,至提?國……又自提?國西二十日行,經(jīng)小國二十余,至提羅盧和國(今伊朗之阿巴丹),……又西一日行,至烏剌國(巴士拉南部之Obollah),……小舟泝流,二日至末羅國(今巴士拉),大食重鎮(zhèn)也。又西北陸行千里,至茂門王所都縛達城(今巴格達)。”[79]前述《新娘的顏色與靈魂的芳香》一書中記述了麝香從印度運往大食的道路:“比粟特麝香差一點的是印度麝香,源自于吐蕃,被運輸?shù)接《?,再到?,然后海運至尸羅夫(Siraf)、艾頓(Aden)、阿曼(Oman)等地?!盵80]對比《皇華四達記》的記載,可知這條海上麝香之路的路線在很長時間內(nèi)都沒有太大的變化。

關于陸上麝香之路的路線,從拉達克到吉爾吉特一線是吐蕃西出的最主要的路線(參附圖),即便在吐蕃崩潰之后仍是如此。拉達克(Mar yul)在8世紀時已經(jīng)為吐蕃之領地,上文所述《世界境域志》中也提到此處的物產(chǎn)極為豐富。更為重要的是,拉達克東部靠近班公錯的唐澤(Tangtse)的巖壁上發(fā)現(xiàn)了25條粟特語銘文,其年代為9世紀,其中一條提到粟特使者出使吐蕃可汗:“在210年(即841/842年),撒馬爾罕的Caitra,與僧人奴失芬(Nōsh-farn)受命出使吐蕃可汗?!盵81]

拉達克以西即同為吐蕃領地的大勃律,《世界境域志》第11章《吐蕃及其城鎮(zhèn)》記載:“吐蕃勃律(B. lūrī Tubbat),吐蕃的一個地區(qū),與小勃律(Bolor)接境,其民主要為商人,住在帳篷與氈房中,其國橫向15日程,縱向亦15日程?!盵82]大勃律商人眾多,說明了大勃律在吐蕃對外商貿(mào)中的重要地位。小勃律則被置于第26章《關于河中邊境及其城鎮(zhèn)》之下:“勃律(Bolor)是一大國,其王自稱太陽之子……他被稱為勃律·沙(Bulūrī-shāh)。其國無鹽,需從箇失密進口?!盵83]這里說的Bolor是指小勃律,并未提到吐蕃人的存在,說明此時小勃律已經(jīng)恢復了獨立地位,而小勃律需要從克什米爾進口食鹽的記錄也與唐朝史料中“(小勃律)于箇失密市易鹽米”的記載相印證。今天從大勃律首都斯卡都(Skardu)至吉爾吉特之間最便捷的道路是沿著吉爾吉特河與印度河谷修建的S-1公路,但在中古時期需要翻越近3600米的圣古斯山口(Shengus Gali Pass),幾乎不通行人。中古時期兩地間最主要的道路稍往南部迂回,從斯卡都(Skardu)向南經(jīng)由撒帕拉谷地(Sadpara Valley),西經(jīng)德賽平原(Deosai Plains),然后向北經(jīng)阿斯托谷地(Astor Valley)進入印度河谷經(jīng)崩季(Bunji)到達吉爾吉特[84]。

大勃律也可以在進入印度河谷后順流西南行到達契拉斯(Chilās),西北行可至朅師(即吉德拉爾,Chitral),天寶年間吐蕃軍隊勾結(jié)朅師“捉(小)勃律要路”就是沿此道進行的。契拉斯為印度河谷中的交通樞紐,北通大小勃律,西南可至印度河平原,東南可經(jīng)至箇失密,既是小勃律東往箇失密購鹽米的主要路線,也是大勃律西通朅師的必經(jīng)之路,在契拉斯西到夏提歐(Shatial)這一帶河谷兩岸的巖壁上發(fā)現(xiàn)了600多條的粟特語和中古伊朗語題記,年代約在7-8世紀,足見其商貿(mào)地位之重要[85]。

吉爾吉特往西的道路分為兩途,一途向西南行經(jīng)過俱位(在馬斯杜杰以西)到達朅師,再折向西北翻越多拉(Dorah)山口到達桑里希(Sanglich)。桑里希在《世界境域志》第26章中寫作“S. NGLNG”,位于山腳下,山中有八達哈傷石榴石與紅寶石……從該礦到吐蕃有一日半的路程?!盵86]從桑里奇向北即到達澤巴克,再往西北就是大食之門,大食在此設卡收稅。從大食之門向西北即八達哈傷的首府法扎巴德,再往西就到達吐火羅和粟特地區(qū),往北則是骨咄、拔汗那和碎葉,此道從便捷性和安全性上來講是吐蕃去往呼羅珊的最佳路線。朅師向南可至烏萇(今斯瓦特)、健馱羅(今白沙瓦)、高附(今阿富汗喀布爾)、迦畢試(今阿富汗貝格拉姆),經(jīng)由此道也可以到達大食境內(nèi),但由此道前往吐火羅和粟特地區(qū)則較為迂回。

而從吉爾吉特向西北先到加古杰(Gahkuch),可由此地北經(jīng)伊斯科曼谷地(Ishkoman)到達娑勒城(Sarhad);或者從加古杰往西沿著高仙芝伐小勃律的路線,先到達阿弩越城(Gupis),然后沿亞辛河谷北上,翻越坦駒嶺(Darkot山口)后到達娑勒城。娑勒城在《世界境域志》中被稱為“小撒馬爾罕”,此地應是有不少的粟特商人存在,故有此名。也可以從坦駒嶺以東的Ishkoman山谷到達娑勒城以東。從娑勒城沿婆勒川經(jīng)昏馱多到達護密國都塞伽審。護密北與識匿接境,《慧超往五天竺國傳》載“彼王(識匿)常遣三二百人于大播密川劫彼興胡及于使命??v劫得絹,積在庫中,聽從壞爛,亦不解作衣著也。”[87]從塞伽審西南即到澤巴克與南道匯合,向西入大食之門。

比這條道路更危險的道路是吉爾吉特北經(jīng)洪扎河谷、明鐵蓋山口向北翻越蔥嶺至渴盤陀(今塔什庫爾干),從渴盤陀可以北至疏勒、雅兒看,與今天中巴友誼公路大體重合,渴盤陀向西可出護密、吐火羅。有學者指出由于喀喇昆侖山脈高寒缺氧,洪扎河谷水急而狹窄,這條路線使用頻率并不高,商隊更愿意從吉爾吉特向西經(jīng)由伊斯科曼河谷或者吉德拉爾去往大食之門[88]。根據(jù)辛維廉的調(diào)查,洪扎河谷也發(fā)現(xiàn)了6條粟特語銘文,說明也有不少粟特商人活躍于這條道路上[89]。印度河谷下游的夏提歐發(fā)現(xiàn)的一條粟特文銘文更有說服力:“那色波(Narisaf)的兒子那你盤陀(Nanai-vandak)于第十(天)來到這里,并祈求好運于圣地K’rt之靈,我將盡快到達渴盤陀(

編輯 : 仁增才郎